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高考考试改错题怕不是要从这里出?《知否》病句大赏你能答对多少

   日期:2024-12-17     来源:www.nousuan.com    浏览:785    
文章简介:先来看看下面这类病句, 你能找出错在哪儿吗? 高考考试语文题可能就在这里了, 不要说记者没提前划重点哦。 “ 手上的掌上明珠 ” 【解释】掌上明珠,指拿在手中爱不忍释的珍珠。


先来看看下面这类病句,

你能找出错在哪儿吗?

高考考试语文题可能就在这里了,

不要说记者没提前划重点哦。


手上的掌上明珠

【解释】掌上明珠,指拿在手中爱不忍释的珍珠。多用来比喻遭到爸爸妈妈疼爱的儿女,特指女儿。


【错处】语义重复。掌上本来就有“手中”的意思,无需再说“手上的”。

2

就听过一些耳闻

【解释】耳闻,指听到的事情。


【错处】语义重复。耳闻一词已经包括“听到”的意思,不需要再说“听过”。

3

款待不周啊

【解释】款待,指亲切优厚地招待,是客人的敬语;而不周,指不够周到,是主人一方的谦词。


【错处】语义矛盾。款待和不周是两个语义截然相反的词,放在一块,前后矛盾。

4

她恃宠不骄

【解释】恃宠而骄,指依仗溺爱而变得骄纵。含有贬义。


【错处】用词不当。“恃宠”本含有贬义,而恃宠不骄不了解是褒还是贬。

5

满城文武的面

【解释】文武,指的是文官和武官。


【错处】错误用词。一般使用方法是“满朝文武”,指的是朝廷官员。

6

如果是我那三弟弟胜于我

自然是应该他来继承大统

【解释】大统,指帝业、帝位的意思。继承大统,特指继承皇位。


【错处】用词不当。男主人公的三弟弟不是皇家子弟,不可能继承皇位,因此这里不能用“继承大统”,应该是“继承家业”才对。(记者默默地为乱说话的顾廷烨捏了一把汗。)

7

你将来独个儿一个人

【解释】独个儿,指孤零零一个人。


【错处】语义重复。独个儿和一个人完全是相同的意思,只用其一便可。(主人公说这句话的时候都不感觉拗口吗?)

8

很多年龄不惑的举子

【解释】不惑,指40岁的年龄。


【错处】语义重复。不惑包括年龄的意思,不需要再说“年龄”。这里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“年近不惑”。

9

五十万两余嫁妆

【解释】余,表示多的意思,指五十多万两。


【错处】语序颠倒。应该是“五十余万两”。

10

小女很好嫁个好人家啊

【解释】小女,是谦词,称我们的女儿。


【错处】用词不当。假如称呼自己家的儿女,用犬子、小女;而称呼其他人家的儿女,应该用令郎、令爱。

剧中的台词频现史诗级翻车,

不少语文老师想要批改的手

快要按不住了……


一想到孩子们追剧时被这类台词带跑,

刚教会的语文课猝不及防就这么付诸流水,

考试时又是一通胡写,

语文老师们感到头皮一紧……

还记得此前范冰冰对于“阴阳合同”一事

发布的致歉信,

被当成高中改错例题,

学生们揪出文中语病10多处。

除去病句,观众还发现,剧中的人物称谓跟古装剧中容易见到的老爷、小姐等叫法完全不同。家最大的老爷叫“主君”,嫡母被叫做“主母”,生了孩子的小妾叫“小娘”,这类新鲜的叫法靠不靠谱?来看看专家是如何说的。

庶母叫“小娘”?

不好吧,唐宋明特指妓女啊

虽然是架空历史小说,但剧中两个小男主一登场就讨论他们想一文一武光复燕云十六州,不少观众据此判断该剧大约说的是宋朝的事儿。剧名也是源于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词。另外,女主的爸爸盛紘因儿子妄议立储兖王,结果被皇帝在早朝后扣在宫中“关”了一天一夜。对此,南大历史系武黎嵩老师告诉记者,“这皇帝感觉就是宋仁宗。但史实并不是这样,可能剧中是为了配合嫡庶之争。”

剧中府内等级森严,“小娘”是盛府对妾室的称呼,譬如盛明兰的妈妈卫恕意被府里的仆人称为卫小娘,墨兰的妈妈林噙双被叫做林小娘,华兰的妈妈王若弗被叫做大娘子。这符合宋朝人的习惯吗?

年轻人学者、南工大浦江学院侯印国老师告诉记者,在古时候“小娘”大多数用来指没结婚的女子,但唐宋明时期不同,特别用来指歌女妓女。“剧中使用方法可能源于民间方言保留‘小娘’的说法,但那并不来源宋朝,而是后来由地区方言演化而来。”

“宋人可以称呼年轻女子为‘小娘子’,但‘小娘’却是妓女的专有名词。这在不少词典中都有这一条目”,侯印国说。

大家习惯了《红楼梦》里叫庶母“姨娘”,但那是明清的叫法,宋代该怎么样称呼妾室呢?陆游在《家世旧闻》里说:“8月,祖母生先君;9月,杜支婆生叔父。”自己又作注解说:“先世以来,庶母皆称支婆。”陆游是南宋人,他所说的“先世以来”,应该包括北宋,所以,北宋年间的人称呼庶母,“支婆”或可靠。宋人除去称庶母“支婆”外,还有“妾母”或“少母”的叫法。朱熹说,“五峰(胡宏)称妾母为少母,南轩(张栻)亦然。”宋代又称妾为“小妇”或“小妻”、“次妻”、“少妻”。

习惯了“娘子”

其实女主人叫“主母”

另外,《知否》剧里使用和“主君”对应的称呼,把嫡母喊“主母”,这是适合的。早先,“主母”一般是指一国之主的老妈妈,后来也日渐演变为大伙族里管事的女主人。不过主母只不过个统称,各种身份的人来称呼主母也是有其他称谓的。譬如东汉刘熙所作的《释名》中说,小妾把老公称为“男君”,老公的原配就称为“女君”。

历朝历代对嫡母的称谓也不少,如“娘娘”“大人”“姊姊”“家家”“娘子”等等。比较奇怪的叫法,是北齐高家把亲娘喊“姊姊”。文宣帝高洋的老婆李祖娥被痴情的弟弟长广王高湛霸占,甚至还怀了孩子,李祖娥羞愧得不敢见以前的儿子,儿子也感觉羞耻,怒斥:“你以为我不清楚吗?姊姊肚子大了,所以不敢见儿子。”

一家之主叫“主君”

子女直接叫“爹”

在剧中,女主的爸爸盛紘是扬州通判,这个一家之主被家人称为“主君”。为什么不是“大人”“官人”呢?

早在先秦时期,“君”就是下层或孩子们对贵族、长辈们的尊称。后来,“家君”“尊君”“家公”这种的称呼不绝于书,“君”已有代指尊称一家之主的意思。刚开始,“主君”一词大多指国君,《史记·三十世家·鲁周公世家》:“齐景公使人赐昭公书,自谓‘主君’”。后来“主君”由一国之君演变为一家之主,一个家庭里的“最高长官”。宋代正史《宋史·列女传》中说,“王贞妇,夫家临海人也……妇乃阳谓主将曰:‘若以吾为妻妾者,欲令终身善事主君也。’……”王女性表示,“你如果计划纳我为妻妾,让我终身侍奉主君你……”其中就出现了“主君”一词。

至于盛家子女们如何称呼这个一家之主,侯印国表示,剧中用了“爹爹”一词,比较合适。《四朝闻见录》里,宋高宗称宋徽宗,就是喊爹爹。清代梁章钜的《称谓录》又举例佐证,证明宋朝宫闱里对皇帝都称“爹爹”,后来民间也由此沿用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